Microgrid的興起將極大地增加對驅動電源和通信組件的需求。
微電網在將主電網與可再生能源系統連接在一起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有助于提高電網的整體配電效率。
最近,它已在諸如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迅速出現。
由于微電網必須具有實時監控,雙向電源控制,區域功耗預測和協調等功能,因此它將推動通信模塊,高速開關和隔離式電源組件的需求。
核能研究所核能儀器小組智能網絡小組負責人張永瑞說,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電源波動劇烈,必須使用DC-AC(DC-AC)轉換機制。
順利整合到主網格中。
一旦應用比例增加,將引起主電網電壓波動和差的頻率穩定性等問題;因此,隨著可再生能源在各個國家的普及率不斷提高,有必要與微電網試點計劃的發展合作,該計劃將主電網,太陽能和儲能系統相結合,以確保供電質量。
核能研究所核能儀器小組智能網絡小組負責人張永瑞說,美國和日本也在積極制定與微電網有關的規范,但是發布標準的時間表已經確定。
尚未宣布。
當前,歐洲和日本正在加快微電網的部署步伐,這主要是由于歐洲地區的緣故。
已安裝的太陽能系統的總發電量已占整個電網的40%以上,平均發電量也已接近10-20%。
在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也已超過10%,并計劃在2020年翻番至20。
至于日本,為了響應無核家園的概念,它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項目。
張永瑞還透露,美國現階段進展最快。
最近,它發布了2013-2015年微電網研究計劃,并建立了六個試點運營示范區,作為未來全面實現智能電網的試金石。
據報道,電網可以分為發電,輸電和配電四個目的。
其中,微電網的主力負責配電和能耗的中,后階段的管理。
覆蓋能力大約在100kW至5MW的范圍內,相當于一個千戶家庭的區域電網。
它結合了太陽能和儲能等直流電源系統以及交流主電網,因此它專注于電源切換,雙向控制,網絡管理和電網隔離保護機制。
它不同于傳統電網或常規太陽能系統的組件要求,并且有望推動新的發展。
對功率半導體和網絡模塊的需求。
張永瑞指出,微電網中的功率轉換和控制設備必須進口可承受數千伏特和超高壓的功率半導體,支持有功和虛擬功率補償和LVRT功能的拓撲以及高階脈沖寬度調制( PWM)控制組件。
當大量直流電瞬間流入主電網時,并網狀態自動釋放并切換到孤島運行模式,太陽能或儲能設備直接供電,以確保配電正常運行機制。
此外,微電網基礎設施還必須使用電力線通信(PLC)技術,ZigBee或無線局域網(Wi-Fi)通信模塊來實時監視和報告區域用電量,可再生能源以及儲能系統的電力信息。
它有助于配電和調度,并利用微電網的智能能源管理優勢。
顯然,微電網部署的重要性已大大提高,相關的功率半導體和通信模塊供應商將受益。
張永瑞還提到,隨著微電網技術的成熟,系統架構將變得越來越復雜,例如實現太陽能,風能和燃料電池等多個分布式電源的并行設計,或者進一步與智能電網相結合來發展大型電網。
屆時,智慧城市的大規模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等將需要更多新興的半導體技術支持,引爆另一波